本文内容大纲:
- 1、偏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 2、中医针灸治疗头痛
- 3、针灸治头痛的方法有哪些 八类头痛可治疗
偏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偏头痛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了,会经常地偏头痛,这种疼痛会一直给患者带来麻烦,一定要注意饮食和睡眠质量,还有工作压力过大,得不到放松,情绪时常低落.得不到释放,这些都会引起偏头痛。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偏头痛的针灸方法吧。
偏头痛的针灸方法
偏头痛是头痛常见的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可见于任何年龄。首次发病常于10~3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偏头痛的主要表现为:
1.头痛起病初期往往先为一侧头痛,自颞部开始,出现胀痛、钻痛或搏动性痛,然后扩展至整个半侧头部或全头部,或头沉、紧压、麻木感,但每次头痛可只局限于一侧,亦可左右两侧交替发生。发作前可有幻视和偏盲的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头痛的程度逐渐加重,弯腰、俯首或用力时头痛加重,并且烦躁不安,怕吵声,怕强光。
2.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相似,发作间歇期如正常人。
3.可有家族史,可于紧张、劳累、睡眠不足、经期前后或期间、或某种饮食后发病。
针灸的治疗原则是:发作期以控制头痛为主,缓解期着重预防发作。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
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以活血化淤。
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选用头临泣、头维、印堂、阳白、合谷、阳溪、曲池、足三里、解溪、内庭;疼痛以侧头部为主者,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选用率谷、风池、太阳、曲鬓、头临泣、外关、中渚、足临泣、侠溪;疼痛以后头及项部为主者,以取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选用天柱、玉枕、风池、脑户、后溪、少泽、昆仑、京骨、至阴;疼痛以颠顶为主者,取督脉、足厥阴、少阴等经穴为主,选用百会、前顶、后顶、通天、太冲、行间、涌泉。
以上腧穴,每次可选5~9穴,用毫针刺施以泻法,一般不灸,但多用电针,选择高频连续波,予以中强刺激。
偏头痛的饮食保健
1、引起偏头痛的食物主要是: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此为食物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2、头痛的食疗原则
(1)实症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
(2)虚证头痛:可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
(3)有热者,宜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赤豆汤等。
(4)禁忌烟、酒和公鸡,螃蟹,虾等发物。
偏头痛的运动原则
在运动时,肌肉一定要放松,尽量不用力,这样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加快康复的目的,一定要注意放松。
在运动的时候,也得循矩渐进,动作尽可能缓慢,防止动作过快拉伤肌肉,同时也防止头晕、头痛等症状的发生。所以,在运动的时候一定得随时提醒自己一定要“慢”。
不论是偏头痛还是其他的疾病,锻炼都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练习后也一定要做一些自我保健按摩,也必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要认清自己的病情,做一个长远打算的计划。
偏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科的疾病,一旦不幸患上这种疾病那么对于患者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很多人可能也知道一旦不幸患上这种疾病那么治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平时一旦发现病因要及时治疗,及时用药。
猜你喜欢:
1. 左边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2. 突然偏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3. 左侧偏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4. 偏头痛是怎么回事
5. 春季偏头痛是什么原因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
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 又称“头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
头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风邪,以及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头,头为“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且足厥阴肝经、督脉均行头部,故手足三阳经、肝经、督脉与头痛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或脑络失养。无论外感还是内伤等因素, 凡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 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
西医学中,头痛多见于高血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也可为脑炎、脑膜炎、感染性发热、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以及部分五官科疾病等的兼症。本节主要讨论外感和内伤杂病以头痛为主症者,若为某一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兼症, 也可参照治疗。
辨证要点
主症: 头部疼痛。发病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为外感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为内伤头痛。
阳明头痛: 疼痛部位在前额、眉棱、鼻根部。
少阳头痛: 疼痛部位在侧头部。
太阳头痛: 疼痛部位在后枕部,或下连于项。
厥阴头痛: 疼痛部位在巅顶部,或连于目系。
头胀痛或抽痛、跳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 苔黄,脉弦数,为肝阳头痛。头空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血虚头痛。头痛昏蒙,院夜疼满,眼吐姨诞,著白腻,脉滑,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成头都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暗, 脉细涩,为瘀血头痛。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和气血, 通络止痛。取局部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主穴:
阳明头痛: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透率谷、凤池 阿是穴、外关、侠溪。
太阳头痛:天柱、后顶、风池、阿是穴、后溪、申脉。
厥阴头痛: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太冲、中冲。
配穴: 外感头痛配风府、列缺;肝阳头痛配行间、太溪;血虚头痛配三阴交、足三里;浊头痛配丰隆、中脘;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
方义: 取头部腧穴调和气血, 通络止痛。合谷与内庭、外关与侠溪、后溪与申脉、太冲与中冲分属于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厥阴经,每组两穴为同名经穴配合,一上一下,同气相求,疏导阳明、少阳、太阳、厥阴经气血。
操作: 毫针常规针刺。风池穴应严格掌握针刺方向和深度,防止伤及延髓;瘀血头痛可点刺出血。头痛急性发作时每日治疗1~2次,慢性头痛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2.其他治疗
(1) 耳针、取枕、额、脑、神门。毫针刺法,或埋针法、压丸法。对于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 皮肤针、取太阳、 印堂及阿是穴。用皮肤针中、重度叩刺。适用于外感头痛及瘀血头痛。
(3) 穴位注射:取风池穴。选用1%盐酸普鲁卡因或维生素B。注射液,穴位常规注射。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按语
1、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头痛的原因和类型,总体而言功能性头痛的针灸疗效较好。
2、对于多次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3.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适当参加 体育 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针灸治头痛的方法有哪些 八类头痛可治疗
1 风热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口渴心烦,鼻塞头痛,喜凉畏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主穴,风府、风池、外关、太阳。配穴,前头痛取上星、印堂。
2 风寒头痛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无汗不渴,脊背酸痛,偏头痛、正头痛或后头痛,喜热畏寒,舌苔白滑,脉浮滑。
针灸:大椎、风府、列缺,后头痛配昆仑。
3 风湿头痛
症状:微热恶风,肢节酸痛,头痛身重,一身尽痛,遇风益甚,小便赤涩,舌苔腻,脉浮缓。
针灸:主穴,风府、大椎、丰隆、头维,配穴,三阴交、阴陵泉。
4 风火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目赤肿痛,卧寐不安,多惊多怒,头痛而晕,耳鸣口苦,舌绛苔黄,脉弦数。
针灸:主穴,风池、合谷、大敦、行间。配穴,偏头痛配侠溪、率谷;巅顶痛配通天、百会。
5 气虚头痛
症状: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厌食,倦怠少气,朝轻夜甚,自汗出,脉洪大。
针灸:主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配穴,太白。
6 血虚头痛
症状:怔仲健忘,发热体倦,夜不能寐,头痛目涩,精神不振,面白唇淡,纳差,脉沉细。
针灸:主穴,心俞、膈俞、脾俞、足三里。配穴,气海。
7 肝肾阴虚
症状:头目眩晕,头部空痛,腰膝酸软,耳聋齿摇,遗精梦泄,潮热盗汗,咳呛颞红,脉象细数。
针灸:主穴,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配穴,攒竹、鱼腰。
8 痰厥头痛
症状:头眩眼花,头痛如裂,恶心烦闷,四肢厥冷,呕吐,舌苔滑腻,脉弦滑。
针灸:主穴,中脘、丰隆、头维、太阳。配穴,百会、阴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