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养生
易筋经已经不再是电视剧里的不传之宝了。但是易筋经如何练习呢?练习易筋经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易筋经的相关知识吧!
《易筋经》揭秘:源自达摩是一个美丽的误传
有意无意,金庸大师犯了个错误——在他的《天龙八部》中,武林瑰宝《易筋经》是少林寺的“家传之宝”,并引发了武林的血雨腥风。但《易筋经》果然传自达摩祖师吗?
《易筋经》源自少林?
有关《易筋经》的来源,流传在少林寺的故事是:1500年前,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9年。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内藏两部梵文薄书,一曰《易筋经》,一曰《洗髓经》。后来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帮忙把《易筋经》翻译成了中文,达摩的传人、二祖慧可则翻译了《洗髓经》,大家发现两经实为一体,《易筋经》主修外,《洗髓经》主修内。
但《易筋经》中,却闪烁着十分明显的道家思想,央视《发现之旅》节目提到:有些《易筋经》版本中,还涉及养生目的的房中术,这显然不可能出自僧人的手笔。还有种说法认为,《易筋经》为明代天台宗紫凝道人假托达摩所作,亦无据可考。
对于来源,经过几年调研后得出结论的石爱桥说:“我们认为,《易筋经》应该产生于秦汉时期术士的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之余,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明清间‘少林版’《易筋经》开始流传于民间。”石爱桥表示,僧侣们对《易筋经》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发展,但学术界基本否定了《易筋经》源自达摩的说法。
《天龙八部》中的误传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作品中,都有关于《易筋经》的神奇描述,《天龙八部》中,游坦之仅仅因为练了一小段时间的《易筋经》,便成了能与“南慕容北乔峰”斗个半斤八两的超级高手。《易筋经》真的拥有如此神秘的力量吗?
石爱桥教授说,《易筋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系统,其中也包括了练排打、练铁布衫的气功功法,“里面的确有一些很神秘的东西,但我至今没有看到有什么‘高手’。”石爱桥认为,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导致中国武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很多辅助武术技击的气功心法失传,《易筋经》虽贵为万法之祖,但也不能例外。
《易筋经》中的许多动作非常“别致”,似乎有印度瑜珈的影子,石爱桥认为,这与发展中的互相影响有关。“其实我觉得很多动作与农田劳作似乎更像,比如这式‘倒拽九牛尾’”。石爱桥说着,还特意起身进行示范。
《易筋经》各派曾论剑武当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气功热进入鼎盛期,不少所谓的“气功大师”在里面混水摸鱼。当时身为武汉体院气功教授的石爱桥,经常会遇到练气功“出偏”者登门求救,这让石教授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气功分为意念引导和身体引导两种,意念引导比较容易‘出偏’,一但‘出偏’,就跟精神病人的症状一样。”石爱桥说。为了规范管理、正确引导,2001年,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并着手发掘健身气功。当年,以石爱桥为组长的《易筋经》十二式课题组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实验。访少林寺藏经阁查资料、咨询《易筋经》传人德虔大师;上武当召集天下各《易筋经》流派进行交流、探讨。研究成果令人振奋。央视《发现之旅》节目中介绍:修习《易筋经》,对练习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作用。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将《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四项,作为首批健身气功向民众推广,这四项以动作引导为主的气功功法推出仅两年左右时间,便吸引了50万的爱好者,全国推广站点也达到5000余家。
近几年来,《易筋经》健身气功也吸引了不少欧美气功爱好者。石爱桥今年春节还到了德国等国传功,他表示,很多外国朋友都说,《易筋经》中的动作优美、练习简单、效果也好。
古老的搏击术基础,在新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神秘不再
就像传统武术最终成为表演套路一样,《易筋经》在流传千百年后,神秘尽褪,成为一门人人可练的健身气功,这让功夫迷们多少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若不如此,难道任其消逝,只留给后人一段“残缺美”?
千百年来,《易筋经》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与它的实用功能是分不开的。也许就在百年前,它还是一门流传于武林人士的“显学”,但当时代的车轮无情辗破现实的武林世界时,《易筋经》便与之一起破碎,只留给我们一个神秘的背影。
神秘,源于无知;神秘,又趋使人们执着探究。游坦之的因祸得福,短时间成绝世高手的经历,更助长了人们的好奇心。然而,神秘感并不能令一个死去东西凭空复活。如果没有依托,一切都是空谈。徐克的电影《黄飞鸿》中,宝芝林老板黄麒英虽然很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以蒸汽机为动力,为自己制药的现实。如果只是抱残守缺、“认老理”,黄氏良药,就只能被历史淘汰。
正如石爱桥教授所言,现代社会,就算你耐得住寂寞,练一身功夫,又能如何,一颗子弹就让你所有功夫全白费。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后,删繁就简,跟上时代节奏,给现代人带来实际的好处,才能真正与时俱进。若从秦汉算起,2000多年,《易筋经》不正是这么一路走来的吗?
中华武术养生
易筋经已经不再是电视剧里的不传之宝了。但是易筋经如何练习呢?练习易筋经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易筋经的相关知识吧!
《易筋经》揭秘:源自达摩是一个美丽的误传
有意无意,金庸大师犯了个错误——在他的《天龙八部》中,武林瑰宝《易筋经》是少林寺的“家传之宝”,并引发了武林的血雨腥风。但《易筋经》果然传自达摩祖师吗?
《易筋经》源自少林?
有关《易筋经》的来源,流传在少林寺的故事是:1500年前,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9年。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内藏两部梵文薄书,一曰《易筋经》,一曰《洗髓经》。后来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帮忙把《易筋经》翻译成了中文,达摩的传人、二祖慧可则翻译了《洗髓经》,大家发现两经实为一体,《易筋经》主修外,《洗髓经》主修内。
但《易筋经》中,却闪烁着十分明显的道家思想,央视《发现之旅》节目提到:有些《易筋经》版本中,还涉及养生目的的房中术,这显然不可能出自僧人的手笔。还有种说法认为,《易筋经》为明代天台宗紫凝道人假托达摩所作,亦无据可考。
对于来源,经过几年调研后得出结论的石爱桥说:“我们认为,《易筋经》应该产生于秦汉时期术士的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之余,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明清间‘少林版’《易筋经》开始流传于民间。”石爱桥表示,僧侣们对《易筋经》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发展,但学术界基本否定了《易筋经》源自达摩的说法。
《天龙八部》中的误传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作品中,都有关于《易筋经》的神奇描述,《天龙八部》中,游坦之仅仅因为练了一小段时间的《易筋经》,便成了能与“南慕容北乔峰”斗个半斤八两的超级高手。《易筋经》真的拥有如此神秘的力量吗?
石爱桥教授说,《易筋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系统,其中也包括了练排打、练铁布衫的气功功法,“里面的确有一些很神秘的东西,但我至今没有看到有什么‘高手’。”石爱桥认为,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导致中国武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很多辅助武术技击的气功心法失传,《易筋经》虽贵为万法之祖,但也不能例外。
《易筋经》中的许多动作非常“别致”,似乎有印度瑜珈的影子,石爱桥认为,这与发展中的互相影响有关。“其实我觉得很多动作与农田劳作似乎更像,比如这式‘倒拽九牛尾’”。石爱桥说着,还特意起身进行示范。
教你几招易筋经
练功时应选好练功的时间和地点,做好练功前准备,呼吸自然。
锻炼方法如下:
捣杵舂粮
两臂提至胸前,掌心相对,距离2~3寸,指尖向上,屈腕合掌,手型如拱,然后呼吸8~20次,每吸气时,用暗劲使掌根内挤,指向外翘,每呼气时,小臂放松,手型如拱。
扁担挑粮
两脚开立如肩宽,两手由胸前徐徐外展至侧平举姿势,以此姿势呼吸8~20次,每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每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心外撑。
扬风净粮
两脚开立,两手托天,臂肘挺直,全身伸展,以此姿势呼吸8~20次。吸气时用鼻或口鼻徐徐吸入,两掌用暗劲竭力上托;呼气时,气由口或口鼻缓缓呼出,两掌向前下翻,臂肌慢慢放松。再吸气时,掌再用暗劲向上托,如此反复进行。
扛粮换肩
右手高举,掌心向下,头往右斜,眼凝视右手心,左臂屈肘于背后,以此姿势呼吸8~20次。每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身体放松。如此连续呼吸5~10次后,两手交换,即左手高举,右手后屈,再呼吸5~10次。
推袋垛粮
两脚并立,两臂向前伸,两掌直立,掌心向前,凝视前方。以此姿势呼吸8~20次,每吸气时,两掌用力推,指向后扳,呼气时,臂掌放松。
牵牛拉粮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蹬步,右手握拳前举,高出肩,左手握拳,斜垂于身后。以此姿势呼吸5~10次,每吸气时,两拳握紧内收,右拳贴近右肩,左拳斜垂背后;然后身体向右转,成左弓步,左手握拳高举,右拳斜垂背后,再呼吸5~10次。
拖车背牵
左手由腋下向后屈,手背紧贴胸椎,指尖尽量向上,右手由右肩后伸,如拉车牵绳一样,去拉左手手指。足趾抓地,身体前倾,以此姿势呼吸5~10次,每当吸气时拉紧,呼气时放松。然后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呼吸5~10次。
盘箩落地
左脚向左迈一大步,屈膝下蹲成马步,上体挺直,两手如捧重物,以此姿势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如搬放重物,然后两腿慢慢伸直,左脚再收回并拢。做时配合呼吸,捧物时尽量吸气,放物时呼气。
围芡囤粮
左手握拳于胸间,右手向左前方伸出,五指捏成钩手,上体左转,然后身体前弯,同时右手在腰带下向右划平圆,似做围芡囤粮的动作,连做5~10次。动作配合呼吸,平划近胸部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划到前方时上体前弯,同时呼气。
扑地护粮
左脚前跨一大步,屈膝成左弓步,上体前倾,两手按地,头稍抬起,眼看前下方,呼吸8~20次。每吸气时,两臂伸直,上体抬高,呼气时,两肘弯,胸部下落,一吸一呼,两臂一伸一屈,上体一起一伏,如此反复进行,似在捉侵蚀粮食的害虫。根据自身情况,按地动作也可改为按膝。
屈体拾粮
两腿分开如肩宽,两手用力抱着头的后部,指敲小脑后部,然后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起,呼气时,俯身弯腰,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如此反复进行8~20次。
弓身收粮
两腿开立,上体前屈,双臂伸直,用力向下推去,手心向上,手背解地面,昂头注目,意在捧起落在地上的粮食。下弯时脚跟抬起,起立时脚跟又着地,如此屈体起伏20多次。
老年人常练“易筋经”好处多
“易筋经”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寺,成为僧人们的健身功法。
“易”为改变、变换、增强之意,“筋”指经络、筋骨、肌肉等软组织,易筋经即为改变和增强经络、筋骨、肌肉等软组织的训练方法。
扎个马步,然后把双臂放到和肩平行,再慢慢举过头顶,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在上海市的不少社区里正在推广的“易筋经”中的招式。这套不到二十分钟的操,对改善老年人腿部无力,腰膝酸软很有帮助。
由于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肌数量自25岁开始,以每10年4%的速度递减直至50岁。肌肉数量不断减少,肌肉力量逐渐下降,会造成腿部运动功能下降,表现为行动缓慢、步履蹒跚、平衡障碍、极易摔倒。而这套保健操有不少动作是弓步和马步,能够锻炼腿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和太极拳相比,这套操只有12个动作,每个动作难度系数也不大,只要“伸伸胳膊,扎个马步”就可以了,做一套操大约二十分钟左右,身体能微微出汗,不受场地限制,活动地盘不大,看电视、听广播时就能练,很适合老年人学。
温馨提示:现在练习易筋经可不会有人“追”杀了,大家就放心的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