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能力表现为自我控制,约束,在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时期,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非常重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孩子自律能力怎么培养?下面妈妈好孕网小编带来介绍。
孩子自律能力培养方法
首先,我们要有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真诚
在每个奖惩也好,孩子的要求也好,出口之前先想明白,做的做不到,合理不合理。你不欺骗孩子,孩子也不欺骗你。
不要随意的揣测孩子的意图。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别没事觉得孩子老感人了,老听话了,孝顺了,或者动不动几岁大的孩子就是在使坏,偷懒,骗人,装样子。错误的认知,带来错误的结果。可能有人会问,或孩子好也有问题么?是的,错误的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做一点点就能获得奖励赞赏,而这种赞赏并不是会持续的,如果人为的持续越久,带来的问题越大。孩子觉得自己不用做太多,够了,好了,于是在这部分的发展就会有可能缓慢下来。而且这样错误的判断其实往往是与消极的混杂在一起,往往是让孩子冰火两重天,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喜怒无常。而这种喜怒无常往往更容易勾起父母的强烈情绪。进而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里。
在孩子有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尝试。
当孩子能够开始抓握的时候,给她能够抓握的东西,最好和食物关联起来。饥饿是动力,抓握是身体能力的练习
孩子有意图爬行的时候制造让他可以充分爬行的环境,家里地方小可以去户外,可以去游乐场,让孩子身体有力,神经发达,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自主就是从控制自己身体运动这个萌芽开始的。
当孩子能够开始自主进食的时候,家长学会慢慢退出,从能够自己端着奶瓶(可以用有机玻璃的奶瓶,比较轻,孩子可以更容易自己端着。这些细节有很多,家长自己取舍,但是根本上就是要有意识不断发现给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降低难度让他能够做好,然后再慢慢提高难度,增加复杂性等等。)到自己用勺,用筷子。
这之中必定会经历的是孩子可能会弄撒,弄倒,弄衣服上,试错要有,要给孩子去做,同时要观察孩子,别让他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而是让他去做勉强可以成功几次的事情,让这个成功次数随着尝试次数而慢慢变高,孩子学很快,当他能够成功几次,在充分锻炼的情况下几天到几周之后就会达到非常高的熟练度了。一个从小衣服一直干干净净的孩子,会付出看不见的代价就是自主的能力的滞后。(这里同样,食物也是可以调整难度的,从有粘性的饭团、粘粥,到没有粘性的蚕豆,果子,从大的馒头,到小的豆子,从叉子、勺子到筷子,这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能力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孩子的能力,甚至,到后来筷子夹弹珠,筷子夹豆腐这种高阶内容)
而一个一直自理,自主能力都不过关的人,你是没办法跳到下一个要求来冒出自控,自律的。
必要的协助
这是很多爸妈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完全的随孩子去,觉得孩子只要长大了,自然会学会的。
而事实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那么平滑的晋级环境。没有合适的协助,可能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一点,其实从娘胎里面就开始了。
妈妈身体强壮,孩子出生后强壮的概率就会高。因为母体的充分运动,器官质地良好,活动发达,孩子就能获得更多的氧料。(而我们的孕妇文化是有些拖后腿的。)爱运动的妈妈甚至可以养出出生后,颈部肌肉已经非常发达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可以做的辅助(我给出的是可能性,但如何选择在你们自己)。
而即使在出生后,研究也发现,对孩子更多的触摸,按摩,合适的被动操,可以让孩子在体重增长上比相对缺少这些的孩子要高出很多,具体可以参见Tiffany
Field的实验。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在孩子将自己撑起、翻身、爬行、等等,在起步阶段都可以给予适当的协助,让孩子更好的进入这个活动状态。事实上,到步行期,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发展充分的孩子,同样在走路上,会有更好的控制力,(PS:不用着急拖着孩子走,之前没有支持,到走路这个事情上突然来支持反而很糟糕,这莫名的外力,让孩子其实在走路的时候腿的运动开始发展了,但核心肌肉却是滞后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孩子走路会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不稳。所以,如果孩子之前有爬行,走路这件事情倒是可以交给他自己去体验站起来的感觉。这就是教育中,必要的撤出。)
然后,就像之前说的,吃饭各种由易到难的各种不动声色的训练。普及到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必要的辅助,等能力健全,必要的撤出。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各种能力装备于一身。为进入下一阶段,打实了基础。
语言的力量和技巧
讲完身体能力,我们再来说说心理的动力。如果说之前讲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打个底,那么现在就是在这锦上添花了。我们说过的,鼓励行为,重视过程等等技巧都可以使用上。当然,你如果还知道托马斯·戈登的话,那么这位沟通大师的倾听,共情等很多技巧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另外,还可以不断的给孩子各种心理暗示,比如:
出门的时候,给孩子看一下购物列表,让她和我一起记一下。然后购买的时候,可以“忘记”表格里面靠前的几个物品,然后让孩子帮助回忆。小朋友记起来之后,给予真诚的认可,最好配合上非语言的:表情,肢体接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行为被肯定。以后可以逐渐提高难度,“忘记”列表中越来越靠后,或者那些最不好记的内容。当然,当孩子对自己的记忆力有绝对的信心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带上列表,开始我们的:“好记性不如好习惯”的新的一轮学习和发展。
同理,理科也是如此,由于我家是女孩,我特地设计了一个破解。我和女儿说,爸爸是学心理学的,很多人认为数学女生学不好,但其实是实验说明并非如此。而是很多人说多了,女生觉得真的就这样了,其实理科历史上女性做出的贡献很大,而且我们家从基因层面来说理科好的概率也不低,你姑妈就是很牛的学物理光学的,我觉得你要是打算学理科,生理层面上你不用担心。
不管这个事情最终的效果如何,但是我加入了积极的概率。增加了孩子发展可能性。
诸如此类,大家可以自行理解和设计,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问问自己内心,我最希望别人怎么鼓励我?这也就是你的孩子最需要的。
支持,等待,控制期待。
和幼儿期一样,必要的支持很重要。
进入小学,学习生活是全新的。孩子进入这个新的生活节奏和状态作为父母可以选择不管,那么就进入掷骰子的模式,也许好,也是坏。你毫无控制。
我是建议作为父母在头三年做点什么的。
基础版:回到家后的流程。至少让孩子在你的引导下,完成几次回到家后先干嘛,后干嘛的程序,让孩子学会按照这个模板来,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至少,如果父母不会教内容,那么做事情的先后这个每天回来做个演示,监督完成,然后逐步退出(是不是很眼熟?如果你从小养自己孩子,这种流程就很驾轻就熟了。),这至少可以提高孩子养出好的习惯的概率,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概率。
进阶版:除了这些,帮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评估和筛选,对于孩子已经学会的内容,快速的过一遍,上课教的内容是什么,孩子会在哪里错,做到心里有数,错题让孩子完成订正后,在父母陪伴下,再练习几次,增加一些熟练度。依旧不用教,挑出错题,把老师给出的资源充分利用。
高阶版:增加做题的趣味性、做相应的拓展训练、了解孩子学习理解的模式、
比如:我来做学生,把题目做完,但是我特意找出一些带有知识点的题目,故意做错。然后女儿负责批阅。其实批阅反而比完成作业更为困难,因为会受到原来已经完成的作用部分的思路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不被带入错误的思考方式,并且也锻炼了验算,检查的能力。
有时课本能够给出的练习带有局限性,
比如:
连线题,那么最后一题就是不用计算了,直接就可以给答案的。那么我就设计一个不对等的连线题,5个题目问题7个答案,排除法就无法用了。
看图说话,有时英语类题目一句话里面有个Bee,后面图画里面有个蜜蜂,孩子可能就是认识一个bee,于是就选那个图。然后就对了。这也许是有意识的给孩子降低难度。那么可以适当提高难度,我就找一句里面有bee,但是后面图里面有蜜蜂的那个是和这句没有关系的,或者几张图张张有蜜蜂。那么孩子的“捷径”没法走了。就得实实在在搞明白内容。
这些的目地是让孩子不要有潜在的学习隐患,孩子其实没会,但能够答对题目。而在未来更多的知识进来的时候,再暴露,孩子的学习就有困难了。
必要的等待。
即使进了学校,孩子依旧是在向成年发展的道路上,就像刚满月的孩子不会说话走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会跑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还是有很多能力是不完全的。很多时候,他们做不好是因为不能,而不是不想。我们所能做的是,检视我们所有可以做好的内容。耐心的等等孩子生理上的成长。如果各方面都正常,孩子各种能力是会慢慢跟上你的节奏的。如果为了这个事情去抱怨孩子,或者揠苗助长,那么结果是你会获得更多负面风险的概率。同时,这部分消耗出去的时间,精力和情绪。又占用了你做做积极可能的部分,实在得不偿失。
以上就是孩子自律能力怎么培养,孩子自律能力培养方法,请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