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9 来源:网友分享
1
秋天吃中药需要对症下药,因为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有些药具有温热性,有些药具有清热性,有些药能泻下,有些药能平调阴阳等。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吃中药要以防燥为主,秋季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在服用中药前最好咨询医生看看适不适合食用。
适合秋天吃的中药:
1、玉竹:玉竹味甘、微寒、性平,归肺、胃经,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适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参、麦冬等药材搭配。
2、银耳: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3、麦冬: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但是由于麦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虚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人群。
4、莲子: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5、芡实:芡实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消化吸收不好的人,经服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就能适应,对身体就无碍。天热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
6、枸杞:枸杞子性甘味平,归肝肾二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抗衰、润肺明目、强筋健骨等功效。空气干燥,取适量枸杞洗净,与粳米一起煮粥,有很好的滋阴润燥效果。
7、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富含人体所必需的优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生物碱。不只味道鲜美,并且养分丰厚,药用价值也很高。据《本草纲目》记载:百合可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
8、石斛:石斛味甘,微寒,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退翳,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可取石斛(6-12克)与菊花适量同煎代茶饮,有较好的明目润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
9、杏仁:这里说的杏仁,并非我们日常吃的坚果,而是俗称的南北杏。《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排在第一的就是润肺功能。每天吃10克左右的杏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风燥感冒。
10、川贝:川贝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用于润肺、止咳、化痰的中药材。川贝性凉,在中医里归入肺、胃二经,因而对肺部有着良好的滋养功效,能够清热润肺,对由此引发的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等有着良好的治疗功效。
11、西洋参:西洋参为秋季补肾之佳品,用其滋补既可以达到补气养阴的目的,又可以清热生津,克服秋燥。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西洋参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功效,能有效预防“秋乏”。
12、沙参: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2
1、沙参玉竹汤
用料:沙参、玉竹各20克,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100克。
制法: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猪心、猪肺、葱白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炖至猪心、猪肺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此方有养阴清肺,益气润燥作用,用于口干舌燥、干咳声哑、心烦口渴等症。
2、 青龙白虎汤
用料:青橄榄10枚(捣破),萝卜250克(切片)。
制法:将两味用料加适量水煮汤。
功效:润肺滋阴,消痰理气,解毒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3、芡实莲藕羹
用料:芡实60克,莲藕、荸荠各100克,大枣20枚。
制法:将莲藕、荸荠均捣碎,大枣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状,放适量冰糖食用。
功效:适用于口渴咽燥、大便秘结等症。
4、冬瓜仁薏米粥
用料:冬瓜仁20~30克,薏米15~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冬瓜仁洗净,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薏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健脾、化痰。
5、茯苓麦冬梨汤
材料:茯苓、麦冬各 克,生梨1公斤,蜂蜜50毫升,冰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麦冬洗净,梨洗净去核切成小r丁 将茯苓、麦冬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30分钟,再加入梨丁、蜂蜜、冰糖,继续. 至生梨烂熟时出锅,饮汤食梨。
功效:此汤有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补脑强身 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秋燥咽干、大便 爽、皮肤干燥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