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初次使用青霉素的时候都会进行青霉素皮试。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检验你是否对青霉素过敏。然而有人却将药敏性心肌炎当成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何为药敏性心肌炎
一位中年女患者在连续注射青霉素的第二天,突然出现头昏、眩 晕、胸闷、气短等症状,开始以为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但按过敏性休克治疗,患者一般情况未见明显好转,经过进一步检查与会诊,认 为并非过敏性休克,而是药敏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大,给予激素、心得 安等药物口服,同时使用能量合剂和大剂量维生素静脉滴注,病情逐渐好转。
药敏性心肌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资料表明,大约 有2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敏性心肌炎,主要有甲基多巴、磺胺、青霉素、 四环素、链霉素、苯妥英钠、保太松及安体舒通等。这些药物可对个 别特异性体质的人形成一种外源性抗原物质,诱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若再次接触,就有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心肌受损,呈现心肌 的变态反应,称为药敏性心肌炎。
药敏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类似风湿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律失 常和传导阻滞,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症状。如果心肌受损较为 广泛,还可因循环不良引起头昏、眩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因此,当 患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时,应警惕药敏性心肌炎。一是有用药史;二 是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出现以心肌受损为主的临床表现,可伴有皮肤过 敏性皮疹如荨麻疹、瘙痒及哮喘等其他过敏反应;三是有心律失常及 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证据,心电图还可显示心肌缺血征象。实验室检查 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一旦明确诊断,应首先停止正在使用的药物,立即给予糖皮质激 素改善过敏反应,并给予能量合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保护心脏功能, 同时加强对症处理和临床观察。
漏服药物怎么办
合理用药不仅要选药准确,还要正确使用药品。所谓正确使用,就是根据疾病需要和药品的性质,采用适宜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和剂量,以求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遇到漏服药品的情况,切记不要随意补服,要视漏服药品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 漏服药品如果是在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一半以内的,应当按量补服,下次服药按原间隔时间。例如:患者应在早晨8点和下午4点服用药品。如果是早晨8点漏服了药品,可在当天中午12点以前按原量服用,下午4点服药时间和剂量不变。
☆ 如漏服药品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以上,则不必补服药品,下次服药务必请按原间隔时间用药。
☆ 如果您发现漏服后立即补服了药品,那么下次服药时可以依次顺延服药时间。
☆ 发生漏服药品后,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服用,以免引起药物中毒。
最后提醒您,只有严格按照医生医嘱或药物说明书服药,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胶囊怎样吃才安全
近期,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制成了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各地患者的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胶囊怎么会和皮革制造有关?有些药为什么一定要做成胶囊呢?铬到底对身体有何危害?可以把做成胶囊的药粉倒出来直接服用吗?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吕良忠博士。
每个人在初次使用青霉素的时候都会进行青霉素皮试。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检验你是否对青霉素过敏。然而有人却将药敏性心肌炎当成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何为药敏性心肌炎
一位中年女患者在连续注射青霉素的第二天,突然出现头昏、眩 晕、胸闷、气短等症状,开始以为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但按过敏性休克治疗,患者一般情况未见明显好转,经过进一步检查与会诊,认 为并非过敏性休克,而是药敏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大,给予激素、心得 安等药物口服,同时使用能量合剂和大剂量维生素静脉滴注,病情逐渐好转。
药敏性心肌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资料表明,大约 有2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敏性心肌炎,主要有甲基多巴、磺胺、青霉素、 四环素、链霉素、苯妥英钠、保太松及安体舒通等。这些药物可对个 别特异性体质的人形成一种外源性抗原物质,诱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若再次接触,就有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心肌受损,呈现心肌 的变态反应,称为药敏性心肌炎。
药敏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类似风湿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律失 常和传导阻滞,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症状。如果心肌受损较为 广泛,还可因循环不良引起头昏、眩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因此,当 患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时,应警惕药敏性心肌炎。一是有用药史;二 是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出现以心肌受损为主的临床表现,可伴有皮肤过 敏性皮疹如荨麻疹、瘙痒及哮喘等其他过敏反应;三是有心律失常及 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证据,心电图还可显示心肌缺血征象。实验室检查 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一旦明确诊断,应首先停止正在使用的药物,立即给予糖皮质激 素改善过敏反应,并给予能量合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保护心脏功能, 同时加强对症处理和临床观察。
漏服药物怎么办
合理用药不仅要选药准确,还要正确使用药品。所谓正确使用,就是根据疾病需要和药品的性质,采用适宜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和剂量,以求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有些药为什么要做成胶囊
我们平常所用的药,无论是药片、胶囊,还是乳膏、溶液,都是原料药经过多道工艺加工后的制剂,胶囊剂便是其中的一种,它指的是药物(和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制剂,分为硬胶囊剂(最常见的胶囊)、软胶囊剂(如维生素E软胶囊、鱼油软胶囊)、肠溶胶囊(只有进入肠道才溶解释放出药物)等。胶囊剂在药物的制剂工艺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吕主任介绍说:药为什么要做成胶囊,和药物的性质、治疗的目的等有关。用胶囊装的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易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这些药装入胶囊,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对具不良嗅味或不稳定的药物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既保护了药物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去掉胶囊壳可能会造成药物流失、药物浪费、药效降低。另外,应用特殊工艺还可以达到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的目的:可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装入胶囊中,达到缓释延效作用。如有些药物需要在肠内溶解吸收,胶囊是一种保护,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同时药物制成胶囊,提高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使得患者服用方便、携带方便。另外,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合格的空心胶囊是用什么做成的
胶囊虽小,但制作工艺却也有几十道之多,光是硬胶囊剂的胶囊壳,就需要近十道工艺。由于具有凝胶性、固水性、粘合性和溶解性等物理性能,明胶是制作胶囊的理想材料,加水和其他辅料后,通过现代胶囊技术就能制成各种类型、形状、色彩的空心胶囊。
而合格的药用明胶有严格要求,都有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熬制药用明胶所用的原料为新鲜动物的皮、骨骼等,而且必须是通过检疫的。除了所用原料必须符合标准外,国家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环境、生产设备、卫生管理、人员管理等都应符合相关标准。药用明胶安全,胶囊的安全也可以得到保证。
除了药用明胶,还有食用明胶以及工业明胶等。此次媒体曝光的“蓝皮胶”其实是工业明胶。
工业明胶做成的胶囊有什么危害
工业明胶用于制作胶囊使得胶囊重金属铬超标,据了解铬是一种蓝白色的多价金属元素,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出现。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的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还可能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
从营养学来讲,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每天要从食物中得到,不是越多越好,缺了不行,多了也不好。人体铬的主要排泄是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放铬的能力可达到约0.2毫克,从现有有关铬的安全性资料和报道的胶囊中铬的最大含量以及病人每天摄入的胶囊数来看,之前服用过问题胶囊的患者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
大部分胶囊不能掰开吃
胶囊药出现问题以后,许多读者都在咨询胶囊药能不能掰开吃?网上甚至有网友建议将胶囊里的药粉夹在馒头里吃。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吕良忠认为,大部分的胶囊最好不要拆开吃,肠溶性胶囊、控释胶囊、缓释胶囊三类更绝不能拆。排除药物气味不佳或是过于苦涩之外,直接服用药粉可能会刺激会灼伤食管、刺激胃,甚至失去药效。比如肠溶性胶囊到达小肠才会溶解慢慢释放药效,如果只服胶囊里的药粉,药物可能在食道和胃里发生反应或被吸收,等到达小肠时,就达不到预期的药效。控释胶囊是要以受控形式按一定速度释放至作用器官或特定靶器官。而胶囊起到了运载药物到达指定部位,并且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作用。如果患者直接口服胶囊内的药物粉末,药物可能还没到达给药部位就释放药效,并且释放速度得不到控制,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缓释胶囊是要通过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延长药物作用。如直接口服药粉,起不到延缓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效果。
另外,有些药物空腹服用效果最好,如果把药物夹在馒头里吃相当于和饭一起吃了,会影响药效。
如何正确服用胶囊
取一杯100毫升左右、温度适中的白水(凉开水或温开水),采取站姿或挺胸坐姿,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和食管,然后把胶囊含入口中,再喝一口水,将头向后略仰,将胶囊与水一同咽下,接着将剩余的水喝完,确保将胶囊冲进胃内。不少人吃药只喝一口水,或者干脆是干咽,而实际上应该多喝一些水,以保证药物顺利到达胃,也可以减少某些药物对食管的刺激。
结语:夏季天气炎热也是心肌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家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