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很多心脏不好的人的痛,一旦发生心梗。总是让人痛不欲生,你知道心梗的症状吗?怎么样才能预防心梗?出现了心梗如何治疗呢?
“不痛”的心梗更危险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急性的、严重的、有生命危险的医学紧急状态,对人体危害巨大,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的分支,致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的病症。一提到心梗,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这样的画面——患者手捂胸部疼痛难忍、虚弱出汗、眩晕、呕吐,甚至丧失知觉,这些都是典型的心梗症状,但据临床统计,约有四分之一的心梗发生时没有任何症状而耽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说,“不痛”的心梗更危险,让人防不胜防。
典型案例:“幸运”的彭先生
50多岁的彭先生,几年前查出患有冠心病,为了自己的健康,他经常早起出去锻炼。这天,他可能运动剧烈了一些,运动完感觉稍微有些气急,身体有些累,休息了一会儿就没有太多不适感觉了。站起来往回走时,走急了又有些气急感。因为以前运动完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感觉,加上他对自己的病情也比较关注在乎,所以赶紧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心电图等检查显示彭先生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为他采取了紧急抢救措施,使彭先生脱离危险,“死里逃生”。医生告诉随后赶来的家属说,彭先生“很幸运”,他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无痛性心梗,幸亏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重视,及时赶来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无痛性心梗比一般心梗严重很多,有些患者发病一开始就出现了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对无痛性心梗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医生分析:“不痛”有原因
彭先生的家人不理解为什么发生了心梗居然没有症状,连疼痛信号也没有,医生给他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发生无痛性心梗是因为心脏的疼痛警报系统失灵造成的,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病变的部位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比如有的患者病变在右冠状动脉,疼痛则不甚敏感;有的患者是后壁心肌梗死,也可能不出现疼痛;还有的患者是心内膜下心肌损害,也时常无疼痛感觉。第二,因为个体差异,患者对疼痛的敏感也不一样,比如老年人因为身体各器官系统老化,感觉会相对迟钝一些,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有所降低,而掩盖了病情。第三,无痛性心梗还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这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累及多级血管,从冠状动脉主干一直到微小动脉,病变范围广,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较一般的患者严重很多,加上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感觉神经受累,所以会导致痛觉迟钝甚至没有痛觉。第四,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痛觉的灵敏度,过度紧张、疲劳等都会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变得迟钝。
医生提醒:留意心梗征兆
心梗的危害严重,医生提醒说,如果能抓住心梗前的一些预警信号,及时进行治疗,就可以修复受损的心肌,减少心肌坏死的数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心梗发生前都有哪些征兆呢?
医生说一般的心梗发生前一到两天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夜间或休息时发生心前区疼痛,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冠心病患者近一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胸痛较之前频繁、程度越来越重、范围增大、持续时间加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这些情况出现后要警惕心梗发生;以前心绞痛发生能找到诱发因素,而今没有明显诱因就发作的,同时伴有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的,要及时就医;突然出现从未出现过的胸闷、乏力、心慌等症状,或者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要考虑心梗的可能;劳累后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疼痛,如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
无痛性心梗也并非一点征兆也没有,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及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身出冷汗、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困倦乏力、胃部不适、胀满恶心、脉搏细弱不规则等征象时,应想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等检查,以早确诊早治疗,防止猝死的发生。
治疗方案:配以通络疗效更佳
说起治疗方法,医生介绍,目前临床中,对于心梗的第一线治疗大都采用介入或者溶栓的方法。但是有些患者治疗以后,心肌缺血的症状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心脏功能不能恢复,还会存在心绞痛等症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无论是介入还是溶栓治疗仅仅开通了心脏的大血管,而在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微小血管,它们是将血液运送到心肌细胞的最后通道,而这些微小血管由于缺血、缺氧,很多已经坏死,无法再向梗死区的心肌细胞运送营养,所以心梗的症状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这一现象被医学界称为“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是心梗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心梗是很多心脏不好的人的痛,一旦发生心梗。总是让人痛不欲生,你知道心梗的症状吗?怎么样才能预防心梗?出现了心梗如何治疗呢?
“不痛”的心梗更危险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急性的、严重的、有生命危险的医学紧急状态,对人体危害巨大,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的分支,致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的病症。一提到心梗,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这样的画面——患者手捂胸部疼痛难忍、虚弱出汗、眩晕、呕吐,甚至丧失知觉,这些都是典型的心梗症状,但据临床统计,约有四分之一的心梗发生时没有任何症状而耽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说,“不痛”的心梗更危险,让人防不胜防。
典型案例:“幸运”的彭先生
50多岁的彭先生,几年前查出患有冠心病,为了自己的健康,他经常早起出去锻炼。这天,他可能运动剧烈了一些,运动完感觉稍微有些气急,身体有些累,休息了一会儿就没有太多不适感觉了。站起来往回走时,走急了又有些气急感。因为以前运动完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感觉,加上他对自己的病情也比较关注在乎,所以赶紧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心电图等检查显示彭先生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为他采取了紧急抢救措施,使彭先生脱离危险,“死里逃生”。医生告诉随后赶来的家属说,彭先生“很幸运”,他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无痛性心梗,幸亏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重视,及时赶来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无痛性心梗比一般心梗严重很多,有些患者发病一开始就出现了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对无痛性心梗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医生分析:“不痛”有原因
彭先生的家人不理解为什么发生了心梗居然没有症状,连疼痛信号也没有,医生给他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发生无痛性心梗是因为心脏的疼痛警报系统失灵造成的,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病变的部位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比如有的患者病变在右冠状动脉,疼痛则不甚敏感;有的患者是后壁心肌梗死,也可能不出现疼痛;还有的患者是心内膜下心肌损害,也时常无疼痛感觉。第二,因为个体差异,患者对疼痛的敏感也不一样,比如老年人因为身体各器官系统老化,感觉会相对迟钝一些,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有所降低,而掩盖了病情。第三,无痛性心梗还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这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累及多级血管,从冠状动脉主干一直到微小动脉,病变范围广,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较一般的患者严重很多,加上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感觉神经受累,所以会导致痛觉迟钝甚至没有痛觉。第四,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痛觉的灵敏度,过度紧张、疲劳等都会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变得迟钝。
针对这一棘手问题,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中药通络药物能让血液真正、彻底地到达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能有效治疗心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比如通心络胶囊可以保护微血管,延长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维持心脏正常的血流通路,继续为心肌细胞输送营养,而且可以促进心肌缺血坏死区域的血管新生,为心肌细胞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缩小心梗面积,从而恢复心脏功能,改善心梗后遗留的心绞痛等症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研究表明:通心络能保护心脏微血管内皮结构,明显缩小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面积,并促进微血管新生,这样冠脉大血管再通后,实现了真正的心肌再灌注,促进了心功能迅速恢复。因此,目前临床中治疗心梗常在采用介入或溶栓治疗的同时配以通络中药通心络胶囊,往往会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疗效。
另外,由于人体全身的血管是一个大系统,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不会只在一处,发生心梗以后,在狭窄严重的地方放上支架,可能其他地方的斑块,又会逐渐堵塞住血管,导致心梗再发,而且在放支架的部位也会出现再狭窄。防止心梗再复发也是阻断心血管事件链上最重要的一环,防止血管再狭窄就可有效防止心梗复发,通心络胶囊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可有效防止血管再狭窄。辽宁省人民医院暨辽宁省心血管病医院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能有效降低支架术后心绞痛的复发率、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从而有效防止心梗再发。因此,该药被广泛应用于心梗防复发。
干预心衰从危险因素开始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整个心血管事件链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因为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治疗,也给家属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沉重的负担,因此该病被称为“生命的绊脚石”。
心衰已成世界健康问题
心衰又叫做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冠心病等因素致使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心功能受到损害,造成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或舒张能力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患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出现端坐呼吸、咳嗽并伴有大量泡沫样痰、食欲不振、双下肢浮肿等。心衰的这些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
据相关统计,目前心衰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我国每年大约会新增50万心衰患者,心衰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死亡率占40%,病情复杂,预后凶险,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因此心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需要积极干预。
干预危险因素预防心衰
心衰危害巨大,因此要积极预防。专家指出,心衰的预防,关键在于干预心衰的危险因素。首先要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据调查显示,20年来,我国由风心病发展而致的心衰所占比率由***降至***,由高血压和冠心病导致的比率则由***升至***,这表明高血压、冠心病已成为心衰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能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率。
第二,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心功能恶化,有心脏疾患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格按照医生为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不能随意换用药物或擅自增减药物用量,否则不仅收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让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心功能恶化,引发心衰。另外,冠心病等心脏疾患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切不可稍有好转就停止用药。
第三,预防感染可降低心衰的发生几率,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衰的最常见和最重要诱发因素。肺部感染后,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症状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感染后产生的毒素也会直接损伤心肌,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在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衰的症状。因此在寒暖交替或是流感高发时节,心血管病患者要十分注意,尽量避免感冒或流感的发生,以防引发肺部感染。
第四,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心脏功能。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会加速这些患者心脏功能的恶化,而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则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功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加强和改善心脏功能;饮食上需注重营养搭配均衡,适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清淡食物,且应做到三餐有节,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对保护心脏功能也大有好处;情绪激动是诱发心衰的一大因素,因此平时应保持愉悦的心情,遇事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避免情绪波动
通络可标本兼治心衰
随着心衰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医学界对该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心力衰竭从表面上看,是心肌受损以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患者出现水肿和瘀血,其实,心衰的根本在于人体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因此,治疗心衰既要改善心脏舒缩能力,消除水肿、瘀血以治标,还要解决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抑制心室重构以治本,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消除心衰的各种症状,减轻心衰的程度,控制心衰进程。近年来,中医络病理论在指导心衰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络病理论中的通络疗法对心衰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为患者解除痛苦。
通络疗法的代表性药物芪苈强心胶囊,含有人参、黄芪、附子等药物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葶苈子、泽泻等药物能够利水消肿、通小便,使体内多余的水分从小便排出,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利尿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丹参、红花等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减轻周围血管阻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证明,芪苈强心胶囊强心、利尿、扩血管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脏舒缩能力,消除慢性心衰的各种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络病理论认为,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与络脉不通之间有密切联系,心室重构的实质就是络息成积,是络脉中长期停滞的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胶结在一起,使脏腑器官肿胀变形的结果。研究证实,许多具有通络作用的药物都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治疗心室重构,比如益气养心药物、安神镇静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活血通络药物、利水消肿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供血、消除心脏络脉中停滞的瘀血和痰饮,可使心衰患者增大的心脏缩小,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构。芪苈强心胶囊正是配伍了益气养心、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等药物,可以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分裂,因此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治疗心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实验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可以干预神经内分泌,使之不被过度激活,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脏功能的进一步耗竭,让过分跳动的心平静下来,改善患者心慌、气短、喘促等症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在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减少室壁厚度,抑制心室重构,可改善心衰患者的胸闷气短、夜睡不能平卧、尿少浮肿等症状。
结语:你有心梗吗?患了心梗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哦~